| EN|

首页

学院新闻NEWS

南京大学南赫学院 2024年“全国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顺利举行

作者: 发布日期:2024-07-27 浏览量:

[字体: ]

南京大学南京赫尔辛基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南赫学院”)2024年“全国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于7月13日至14日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顺利举办。本次夏令营由南京大学与赫尔辛基大学联合举办,吸引了来自全国72所高校的优秀大学生报名,共有15所高校的优秀学生入围参营。营员们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开幕式、两校教授学术讲座、师生交流会和参观国家级野外台站等一系列活动,深刻感受了南京大学与赫尔辛基大学的科研实力和文化底蕴,也领略到了南赫学院的独特魅力。

夏令营于7月13日上午9时在大气科学学院D103报告厅隆重开幕。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南赫学院院长丁爱军,南京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牛毅冲,大气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林仕尧,大气科学学院院长赵坤,大气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欢,南赫学院副院长王海鲲,南赫学院副院长徐昕以及大气科学学院和南赫学院的部分教师参加了开营仪式。

夏令营开幕式由南赫学院副院长徐昕主持。

开幕式环节中,校长助理兼南赫学院院长丁爱军教授对营员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同学们介绍南赫学院是南京大学有史以来第一个、也是赫尔辛基大学有史以来第一个、在大气科学一级学科背景下共同成立的、开展本-硕-博三层次教育教学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生完成两校联合培养后将拿到两校文凭,加入南赫学院的学生都将是两校的未来校友。他用六个“全”指出了学院的办学优势,包括:中外双方全新设计的优势课程体系、全英文教学模式、对标全球标准的优秀师资、对每位学生全覆盖的出国交流机会、是南京大学举全校之力、南赫学院举全院之力的办学体系、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全成本投入的高水平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他希望通过这次夏令营,更多年轻学子能在南赫学院的平台上发展对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的兴趣和热情,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南京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的牛毅冲老师对南京大学的研究生招生及培养进行了全面介绍。她从南京大学历史文化底蕴和魅力、卓越的科研创新活力、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吸引力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介绍,并就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和规模数量进行了综合解读。牛老师鼓励营员们深入了解南京大学和南赫学院的强大实力和独特魅力,并期待营员们未来在南京大学继续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深造。

最后,王海鲲教授从南赫学院的基础实力、科研平台、师资队伍和软硬件教学条件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南赫学院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他通过具体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科研项目,向同学们展示了学院在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的前沿成就和未来发展方向,并欢迎大家加入南赫学院。这些详细介绍进一步增强了营员们对南赫学院的了解和认同,为他们未来的科研之路指引了方向。

在师生见面会环节,鄢超老师为大家系统介绍了芬兰及赫尔辛基大学的科研、学习和生活情况,在介绍自己的博士和科研经历的同时为大家开启了一趟生动的芬兰之旅;陈辉林老师介绍了碳排放、碳中和等研究热点之后,与大家分享了在欧洲的教学科研经验,鼓励大家充分利用南赫学院的条件,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之后王玉婷、郑昊天和刘亚雯老师分别为大家介绍了自己在国内外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经历。他们结合自己的求学心路历程,通过生动的讲述,鼓励学员们投身学术研究,面对困难时选择积极探索未知的科学领域。这些经验不仅让营员们更全面地了解了各位导师的科研背景和动态,也激发了他们对未来科研道路的思考和热情。

在轻松愉快的师生见面会上,每位同学都进行了自我介绍,展示了各自的学术兴趣和研究方向,并对老师们提出了涵盖科研方法、学术资源、未来发展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孙德征教授及在座的老师们耐心细致地解答了每一个问题,并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指导。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为营员们提供了宝贵的学术启迪。

7月13日下午,王海鲲教授、孙德征教授和Joni Kujansuu博士分别为营员们带来了三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王海鲲教授介绍了在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重大战略目标的背景下的气候政策的协同环境健康效应,探讨了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跨领域合作的重要性。

孙德征教授以“The Physics of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Change”为题,从诺贝尔奖得主的研究到全球气候的改变,深入浅出地为营员们介绍了气候变异与变化中的物理学。

赫尔辛基大学的Joni Kujansuu博士代表Markku Kulmala院士作了题为“Research on atmospheric processes: background and case studies”的报告,通过实际研究案例,分析了Station for Measuring Ecosystem-Atmosphere Relations (SMEARII)芬兰森林基站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三位教授的报告深刻透彻且引发进一步思考,极大地拓宽了营员们对学科前沿的认知。之后,同学们在聂玮教授的带领下,参观了江苏南京长三角大气过程与环境变化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SORPES),学习了各种仪器设备的功能,对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领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夏令营期间,南赫学院通过讲座介绍、师生对话和考核评估等一系列精心策划的环节,不仅让营员们对南京大学特有的学术底蕴、文化氛围、研究生招生政策和南赫学院研究生培养有了深入的了解,也加深了他们对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前沿的了解、拓宽了国际视野。同时,营员们在交流和考核环节中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也赢得了教师们的高度评价。在南赫学院夏令营圆满结束之际,我们热切期待更多有梦想的优秀学子加入南京大学南赫学院,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未来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才华、发出中国声音!

CopyRight © 南京大学南京赫尔辛基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